《万卷风雅集》试水文化综艺,一场“古法新玩”的City Walk - 策驰影院

《万卷风雅集》试水文化综艺,一场“古法新玩”的City Walk

来源:人气:0更新:2023-08-29 23:50:07

传统文化的复兴,是最近几年很多中国品牌和商业机构都在尝试的命题。

当下生活的意义寻根,也是最近几年中国品牌和媒体都在探寻的命题。

在文化娱乐内容领域也是如此,“有深度”的小众文化节目在寻求大众化破圈,“有广度”的大众综艺节目在寻求垂直化深耕,产生了各种新的节目类型,如户外综艺、乡村综艺等。

让传统文化遇上当下生活,让人文遇上综艺,就是优酷人文全新试水的文化节目新品类——文化综艺,也许正是“当代人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”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
毕加索说过:“好的艺术家复制,伟大的艺术家偷窃。”确实,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。今天我们以为的创新,我们追逐的潮流,几乎在千百年前就已经被古人研究明白、琢磨透了。所谓的当下生活,不过是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。

冷眼这样的思考,正是来源于优酷近期上新的文化综艺——《万卷风雅集》。这是一档名作寻迹体验类真人秀,从“古人的生活方式”入手,以古观今,观照我们当下的生活。

五期节目看下来,冷眼也发现了《万卷风雅集》中很有意思的一个点: “古法新玩” ,节目组将过去存在于典籍中的游戏和志趣,做了现代化手段改编并呈现,而且实际播出效果也很不错,有好几个游戏都给冷眼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要知道古人是很爱玩很会玩的,当年风靡的游戏类型更是数不胜数。节目组是如何在多如牛毛的典籍记载中选择出这些游戏的,“古法新玩”背后又有什么故事?作为优酷人文频道首次涉足文化综艺领域,为什么会选择“古法新玩”“名作寻迹”的方式作为切入点?

带着这些问题,冷眼有幸邀请到《万卷风雅集》两位节目制片人一起聊一聊《万卷风雅集》背后的那些事。


滴,跟着古人玩起来

旅行节目冷眼看了不少, “穿越版City Walk” 这个概念倒是第一次见。

由陈铭、喻恩泰、杨迪、王子异组成的游学团,在线索指引下,分别与飞行嘉宾罗一舟、张凌赫、王鹤棣、张晓龙、阿达娃、曾可妮、张颜齐一起,一路从江南到塞外开始一场场城市漫游,围绕衣、食、行、学、玩等多方面“打卡”古人生活雅事,并复刻各类典籍中的名场面。

节目组很有巧思的一点,是把那些与古人生活习惯有关的“知识点”,藏在城市漫游的整个过程中。比如,嘉宾们换好了服装之后,老板娘端来几个放着熏香的熏笼,原来古人出门前不仅要熏香,还会根据不同社交场合选择不同香型;又比如,古人夏天出门要手持扇子,既是为了扇风,也为了体现自己的雅趣。

城市漫步不止是漫步,边走边玩才是真谛。“穿越版City Walk”要怎么玩?《万卷风雅集》的游戏设计是冷眼最欣赏的地方。

我们发现,节目中出现了大量的古人经典的游戏,例如曲水流觞、野营、蹴鞠等等,还有冷眼自己很喜欢的射覆、水浒叶子。

而对于如何把这些游戏搬上当下的荧幕,节目制片人给出的答案是: 以一种当代人可接受的方式去重现历史上经典游戏及志趣。

典籍记载及民间流传的古代游戏志趣不胜枚举,被选择成为“古法新玩”的游戏需要具备什么特征?制片人透露,他们主要围绕三个维度考量: 1.可参与感强 2.不能过于曲高寡和 3.要结合当下观众的消费能力和习惯,综合考虑。

比如射覆,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,出题人要以诗词歌赋做谜面,让人猜测。它的参与感很强,每个在场的人都能跟着玩起来,但它的门槛又高,在《红楼梦》中,薛宝钗说这是酒令的祖宗,谜面得是诗词歌赋,没点文学底蕴的人玩不了。

“确实,如果按照射覆原本的玩法,那肯定是玩不起来的。但现代人不一定要用诗词歌赋来做谜面,也可以是一句话、一个字。”李炳表示,在简化射覆的基础上,他们还提供了枸杞、哑铃、手办这些更符合当下观众趣味的物品,作为谜底选择。

还有最新一期出现的抛打令、蹴鞠和木射,就是中国古代的篮球、足球和保龄球。它们的玩法规则与现代游戏有一定相似之处,却不完全相同。特别是木射游戏,击中指定木桩才能得一分,较之保龄球又增加了几分难度,而木桩代表的“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、慢傲佞贪滥”,又有一定的教育与警示作用。

这种与当下关联性强的游戏,很容易被年轻人接受,特别是运动小达人王鹤棣,在游戏中大展身手,给了哥哥们一些来自年轻人的震撼。

而更让冷眼意外的,时下最流行的“露营”竟然也出现了节目中。

竹林深处,一处围帐圈出一方小天地,这里有茶有点心,嘉宾们席地而坐各得其乐,这不就是当下最流行的“露营”?

但让冷眼更吃惊的是,制片人告诉冷眼,其实古人早就通过露营方式呼朋引伴偷得浮生半日闲了,他们会换上跟现在的运动服有些类似,更适合野外活动的“野服”;“露营”的帐篷在古代则叫做观雪庵,可在帐中燃香增添风雅气息;古人还有自己的登山杖——藤杖等等。

“露营是当下年轻人很流行的一种生活消费方式。但是真正回到几百年的明代再去看,你会发现咱们的祖先不仅也露营,而且人家玩的比我们讲究得多,更有野趣和雅趣。”


在深度与广度之间做平衡

在谈及传统文化类节目制作困境的议题时,制片人坦言:

“市面上的节目可以分为两类, 一类就是主打专业力,它有非常强的专家和专业内容的支持, 可能在文化属性上会更强,但是对于年轻用户相对来说会有一定的门槛; 还有一类就是讲东方美学传达,很宏大很壮观, 那可能对于内容的趣味性和与观众生活的关联度方面,节目又有了一定缺失。”

为了同时解决“深度”和“广度”两难选择,《万卷风雅集》下足了功夫。

先说“深度”。

嘉宾的选择和内容输出量,代表了一档节目能够做得多深。但对于《万卷风雅集》来说, 打破完全强专业化的输出路线,打造交流、碰撞,才是节目组的首选。

“在嘉宾上,我们是希望他能够跨代际,通过不同代际的观点和输出进行碰撞和化学反应。像陈铭老师,他可能会更擅长文化输出和感受提炼上,会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;像喻恩泰老师,他可能会更“代沟感”,就是他作为70后去理解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时候,他会有一些困惑和好玩的点。像王子异和其他飞行嘉宾们,就更接近当下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和理解事物的视角,这个过程中他们其实会产生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碰撞。”

代际碰撞确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目效果。比如在第二期节目中,嘉宾们齐聚兰亭,复刻曲水流觞名场面,用古语加字的方式来玩游戏。

坐在第一个的王才子以“流觞”二字为题,而坐在他下首的王子异,出其不意来了个“流觞口”,瞬间把接龙的难度提升了数倍。

但古语加字的看点也就是在这,靠着罗一舟、杨迪、陈铭、喻恩泰等嘉宾及其他才子的努力,毫无逻辑的“流觞口”被变成“予甚爱流觞入口逢君又别”,短短11个字的接龙,竟营造出了百转千回的剧情,最终以一副友人饮酒又作别的画面完美收官。

说过了“深度”,再说“广度”。

《万卷风雅集》希望做一档以古人生活方式为切口的节目,“就是希望 通过千古华章中的这个名场面来去完成我们的内容表达 ”。

制片人举例,为了让更多观众有共鸣,易入门,每期节目选取的城市与主题,都是根据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或是正当下的节气节日而来。

比如第五期节目,以李白《清平调》为引子,将嘉宾们带回了盛唐(西安),嘉宾们欣赏过胡姬舞、玩过抛打令、蹴鞠和木射后,最终目的地是传说中的大唐夜宴。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典籍作品为切入点,古人的生活状态、当时的人文风貌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。

制片人进一步补充道: 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按照朝代顺序来做节目编排,而是以作品和节气或节日来做内容结合。”

比如涉及乞巧穿针的第四期节目就是在七夕左右上线播出,古代的女子在这一天要制作乞巧果子,还要在月下穿针引线祈福。古与今,就通过这样一种巧妙的方式,被链接在了一起。


优酷人文的“野心”

制作过《圆桌派》《锵锵行天下》等多档优质节目的优酷人文,给人的感觉一直像一位饱读诗书的稳重学士,长于将古典文学、理性哲思和人文历史等知识性内容融入节目中。

作为优酷人文首档文化综艺,《万卷风雅集》是一次更年轻化的尝试。

制片人提到,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其实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很多,所以他们在想,能不能有这么一档 “年轻人友好” 的文化综艺,这就是《万卷风雅集》诞生的初衷。

“现在以传统文化作为内容核心的节目确实很多,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很高。但这其中有个难点,就是怎么能把传统的东西传递给当下的年轻人,让他们更好地接受。 我们不想做说教式接受,而是希望大家发自内心的觉得有趣好玩,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它。 咱们说俗套一点,就是寓教于乐。优酷人文还是想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,来做我们首档文化节目。”

从数据来看,优酷站内,《万卷风雅集》位列“历史迷爱看文化节目热度榜”第一;在站外,#万卷风雅集#相关话题阅读数破6亿,讨论度超千万。

这说明,《万卷风雅集》确实争取到了这批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观众。两位制片人表示未来优酷人文会提供给他们更具指向性、更友好的节目供给。

除了年轻化尝试,《万卷风雅集》还承载着优酷人文的“野心”。 这种“野心”并非之只是播放数据层面的好看破圈,更是要唤起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。

制片人告诉冷眼,当下流行的调酒、露营、狼人杀、City Walk,在中国古代都能找到对应。但当代人,却总觉得这些都是舶来品,是外国流传到国内的。

“其实典籍里全都有,只是人们把它们忘了。《万卷风雅集》就是希望通过综艺这种年轻人更能接受的娱乐方式,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传承。”

此外制片人透露给冷眼,在待播节目中,还会出现中国古代的“狼人杀”游戏,这是个冷眼都不知道的冷知识,对于这一期的成片冷眼已经拭目以待。

“如果大家看了我们的节目,能对传统文化更感兴趣,或者自己动手去玩一玩这些古代的游戏,那我觉得我们的初衷就达到了。”

就像嘉宾感慨的那样,其实古人离我们并没有那么远。他们也爱吃爱玩爱聚会,而几千年后的我们,可以通过走他们走过的路,玩他们玩过的游戏,去体味穿越时空的文化传承。

在细节方面,《万卷风雅集》也有着十足的诚意。

“我们对服饰的还原度是很高的,包括形制、纹样都是请教了专家再进行复刻的。”虽然对于观众而言,服饰可能只是一晃而过,不会投入太多注意力去关注,但 “我相信观众只要看过了,他们就会知道真正的好东西是什么样的,我们付出精力去做这件事就是有意义的。”

最后,冷眼与两位制片人谈及了近两年冷眼在一直关注的,综艺节目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议题。

而这一议题也恰巧得到了《万卷风雅集》的关注。

在冷眼看来,当下许多旅游城市,受困于旅游线路老化问题又不知怎么改善旅游资源,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城市,因为没有所谓的“网红景点”而游客日益下滑。

《万卷风雅集》的出现成为了一个很好的“寻古式City Walk”样本,豆瓣等平台上更有不少观众表示,看过节目后很想自己去亲身体验一番打卡。

对此,制片人也透露,未来将会利用阿里大文娱的优势,去做节目同款线路定制及文创等,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,对当地文旅也是种提振。

文化综艺不该只有厚重的一面,它也可以是轻的,贴近当代生活的,考虑到在地性的,《万卷风雅集》做到了这一点。观众通过“云打卡”古人生活方式,接近历史、接近古人的同时,也会对传统文化更加敬仰,这或许就是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现代化表达。

如同林清玄所说 “人应该站在传统上,内心才会深刻”。传统文化不止是链接古今的纽带,也是塑造个人自信的基石。冷眼很高兴看到有一档节目,通过年轻化的语境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,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注重创新表达的文化综艺,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和时代意义。

0.16552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