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影片推荐 - 策驰影院

经典影片推荐

来源:人气:0更新:2023-09-01 07:49:43

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》

——沐浴在星空下的温情人生

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》是一部美国故事片,影片调子平静而又温暖,如夕阳下缓缓流淌的河流,它使我在泪光中深感生活的艰辛下,人性所展现的温暖。

这是一部绝大部分镜头都在公路上拍摄的公路电影。电影故事是以1994年美国媒体报道的真实事件为基础改编,又加上一小些虚构的部分,它讲的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劳伦斯73岁的居民阿尔文•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。

故事一开始并不吸引人,从几个满头华发,满脸皱纹的几个老者的相约开始,史崔特相约未至,当老友寻到家里,才发现史崔特正躺在自家屋地上动弹不得。从此以后史崔特行走都变得异常困难,只能靠拄双拐艰难度日。而此时的史崔特,却在一个暴雨之夜,听到了身边唯一的微有智障的苦命女儿接到的电话内容:弟弟莱尔中风了!

莱尔是史崔特的弟弟,两人因为矛盾已20多年未曾谋面。年迈的史崔特,经过了一夜的思想斗争,决定放下心结,去探望远在300多英里的弟弟,而这一决定的果决,我们从影片中她女儿拉开窗帘的一刹那,看到他认真的坐在家中破旧的割草机上的样子可以见到。

割草机出行?是的,起初我并不觉得奇怪,毕竟也是个车子,但是我一搜索才发现,这是个时速只有5英里的家伙,他要用它去丈量到达威斯康星弟弟家的300多英里路程。他视力太差,不能开轿车,又没有驾照,还不喜欢乘坐别人驾驶的车,这是个特立独行的老头。为了安稳的抵达目的地,年迈倔强又独立的史崔特制作了一个大篷车拖车,把双拐放在车上,就这样,在人们张大的嘴巴和惊异的目光中,他上路了。

可是,家里那台红色破旧的割草机,并不想成全他的美意,未走多远,就将他撂在了离家不远的路上——第一次出行搁浅了。

出行不顺,愤怒的史崔特拿出了自己的猎枪,随着枪声的响起,在一片火光中,他结束了割草机的性命。

再次上路的史崔特,驾驶的是一辆他新买的一辆绿色割草机,这台拼装的割草机的性能要比之前的那个强大。

于是导演大卫•林奇在这段旅程中,为我们不疾不徐的展示了一幅幅感人而又温暖的人生画卷。秋季大片金色和碧绿的背景,使故事变得更为真切生动。

他首先在路旁碰到了一个正拦截过往车辆的女生,这是个离家出走了几个月的女孩。夜晚通红的篝火旁,两个人展开了坦诚的交流。他讲起了女儿与自己孩子的分离,讲起了自己给孩子们做过的游戏,将一根棍子折断和将所有的捆在一起的棍子折断,告诉她一家人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有多大。他一面也讲给自己一些话:“以往为了逃避什么而旅行或者流浪的人们,一定程度上同时也逃避了家人”。最后女孩拒绝了睡在他的大篷车里,他则将毛毯给了女孩,自己则在大篷车里和衣而卧。

晨起后,女孩便不见了踪影,他只看到她在篝火旁留下了一捆用自己发带扎成的木棍,至于继续流浪还是听了史崔特的话回了家,影片表现的挺含蓄,但是我想她可能已经结束了五个月的漫长漂泊。

我们的人生,无论是肉体和灵魂都可能有过流浪,但是女孩是幸运的,她碰到了史崔特,拯救了她,使她免于可以预见的糟糕的未来。

在接下来的公路竞赛的自行车流里,他放慢了脚步,画面也由年事已高的史崔特,转向一群活泼强健的一群年轻人身上,话题也引导我们开始思考“上年纪后什么是最糟糕的”的令人深思的问题。

导演把史崔特将这段看似艰难的路程处理的非常巧妙,旅途上的人们,都愿意倾心而谈,人们之间没有陌生人的冷漠与无视,当晚史崔特就安睡在一群年轻人中间,使旅途充满情味。

路上,他又碰到了每天上班,往返于这条路上的一个上班族,她在史崔特的眼皮底下又撞死了一头鹿,并歇斯底里的对史崔特说,这是她撞死的第十三头鹿了,这对于关爱动物的她来说,令人懊恼。生活的忙碌,使她急躁又有些神经,像极了被紧张生活逼得偶尔发疯的我们。

史崔特将那头鹿的角高挂于大篷车上,又继续他的又一段旅程。

秋天优美的自然风光一路展示给观众,大片的玉米田收割机在繁忙的工作,群山上五彩斑斓,令人心驰神往。

可是,不出意料的,他的割草机在一场消防演练的背景下,上演了惊险的一幕:在一个长长的下坡路上,割草机刹车片断了,疯狂的割草机载着年老的满脸花白胡子的史崔特,一路狂奔而下,最后有惊无险的停在了正围着一张桌子悠闲的休憩的人们旁边。

人们惊诧于他竟能一路驾驶割草机,从遥远的劳伦斯•格罗托西边来到这里。于是这些热心的中西部农业社区的人们展开一一场暖心的救援。

有人为他修车,一对夫妇为他提供自家后院栖身而不必栖身荒野。于是,在那个简易棚子下,导演借助史崔特,为我们展示了西部璀璨的星空,它在史崔特的眼中,温馨而浩瀚,因为他从点点繁星中看到了人们星空一样宽广的胸怀。

他利用修车间隙,借了这对夫妇的电话给女儿报了平安,虽然困窘,但是他打完电话,仍然从破旧的钱包为数不多的纸币里,拿出几张压在放在门口的电话下面,等主人开门,才发现他已经执意的付了电话费。

夫妻俩见年老的史崔特行动不便,开着慢吞吞的割草机又不安全,又要经过几多山,走过几条河,不免令人担心,夫妻俩商量后,好心的男主人试探着问:“黛丽和我当是周末游车河,正好和杜拉假日开车吹吹风”,史崔特明白了好人的意思,但是他告诉好心的夫妇:“我想独自走完接下来的旅程”,男主人也非常尊重史崔特的决定。

当他启程离开时,男主人在窗内目送他远去的情景令人难忘,西部人的朴实的热情,温暖的关怀,如一天河流,在史崔特身上静静的流淌,一如秋日的暖阳。

临行前,又一个目睹他惊险一幕的同龄人,来到他栖住的篷下邀他去一趟酒吧,“要出差了,我想去一趟酒吧”。对于陌生人的热情相邀,是史崔特的旅途又一温馨的一幕,在酒吧里,二人朋友般的倾心长谈,他们都是从二战走过来的,那段经历在两个人的心中可谓刻骨铭心。战争的残酷,战争的创伤清晰可见,战争的紧张,使他误以为爬行过来的战友是德军,他一枪毙命,误杀了优秀侦查员战友的经历,在史崔特心中的痛楚,并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淡忘,虽然几十年来没有人责备他,战友们都以为他的战友的死是德国狙击手干的,但是史崔特说:“这些年,每个人都这样想,除了我”,他说这话的时候,眼角闪着泪光!挚爱的战友死在自己的枪口下。深深的自责几乎伴随他他的后半生,他的话沉重而难过。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,给两个人,给世上的人造成了无法抹去的伤痛。

平静的叙述是该片的一大特点,正如这个影片故事情节一样,自然、平凡,却感人至深,耐人回味。一个老者,虽然年迈,但却坚韧,虽行动不便,却做出了常人难以置信的举动。在美国西部的公路上,上演着人世间动人的一幕幕。

临行前,他郑重的感谢“一位陌生人的热心帮助”,而主人也对他充满了敬意:“很高兴遇见你,埃尔文”。

旖旎的自然风光,金色、红色和绿色交织的山岗,闪着波光的河流,或笔直,或纵横的乡村公路,在影片的每个故事后展现、铺开。在导演精心的编排下,美丽的大自然,谁说不也是人性美丽的闪现呢?

他最终驾驶割草机,经过了美国最大的河流——密西西比河,当他的割草机从河流上的大桥经过时,他兴奋的张望,因为他距离目的地真的不远了。

眼看就到达目的地,割草机却在下了一个土路时又罢工了,他无奈的静静的坐在车上。直到太阳西斜,终于等来了一个驾驶拖拉机的人,在司机热心的牵引下,割草机终于又发动了起来,他终于抵达了他要去的地方!

影片对兄弟二人的重聚,并未做过多的展示和渲染,面对兄弟的住宅,他大声呼唤弟弟的名字,在他的呼唤声中,中风的弟弟莱尔拄着双拐终于出现在影片的结尾,却没有过多的我们期盼的话语,主人公和导演所要说的,已在两人相望的晶莹的泪眼中一览无余。

当他的弟弟望向割草机,发现他是驾驶着这个东西来的时候,震惊之余,双眼涌满泪水,这两个因年轻气盛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兄弟,此刻的目光中充满温情与关切,爱在不言中,廖廖的话语中,却是骨肉相连的重于大山的亲情。

这部电影,我从一开始的,看到几个年老的面孔,想结束观看的念头,到影片结尾被感动的泪眼婆娑,可以说,感情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,它一路带着我领略了太多太多:年老、行动不便、生活困窘、子女虽多,但是身边只有一个被剥夺了孩子抚养权的有些智障的女儿,这是我们一部分普通百姓过的糟糕的日子,艰难却仍需继续。但影片之所以感人,却是史崔特做出了许多常人所不敢想象,也做不到的事情。一个半残的老年人,几经修补的时速缓慢如牛的割草机,却跋涉了300多英里的亲情之旅,其间,没有抱怨,没有悲叹,没有咒骂,没有退缩,没有索取,他固执倔强的可笑。他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怕别人嘲讽,经历了战争的创伤、兄弟的矛盾,也在不断的自我改变,女儿的不幸,身体的每况愈下,他深知,如若再不做决定,此生可能就永远没有与弟弟冰释前嫌的机会,就会抱憾终身,于是他一改以往的倔强固执,变得豁达,这是时间的磨砺,也是自我品格的飞升,人性的闪光!

弘一法师说:“人最傻的行为就是急着要结果,得不到便又急又闹。殊不知老天安排的,比你自己选的更好、更周到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”史崔特平静的接受命运的安排,大雨倾盆夜,他一面是多难的女儿,自己一双残腿,一面是中风了的弟弟,他不急不颓丧,他没有因此而瘫倒,他驾驶着那辆绿色的割草机,托着他的自制的简陋的大篷车,带着他的希望,也带给观众以希望,引领着人们走上了一条看似漫长却又充满温馨的人生旅途。

感谢导演大卫•林奇,感谢他带给我们这么这么好的作品,这么温馨的故事,它让我们思考亲情,思考战争,思考年老,思考行动,思考互助,思考人性!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,它远胜于说教,它是阿尔文•史崔特眼中满天的星辰,深远而又璀璨,这是一个沐浴在星空下的温情故事。

愿所有的读者,人生多一些温暖,少一些遗憾,愿我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有一个热心的听众!

0.197423s